2024.02.04

遭遇线下「扫码骗局」,我花 2 天时间挽回了 6000+ 元损失

永远都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无缘无故的发财暴富捡漏
很多时候面对诈骗案例可能总会觉得如此明显的骗局为何都会容易轻信,直到自己中招后才意识到:「心生贪念,终酿苦果」。
 
近日当我遇到扫码抽奖送平板的活动时,一度认为我遇上了福利。当晚在回忆事件后才发觉种种不妥,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尝试寻求救济,最终在第二日挽回了相关损失,避免了恶劣后果。所以想以文章形式进行总结与分享,从中吸取教训和收获相关的应对经验。
 
背景
2023 年 12 月 28 日,我在看病路上遇到一男一女派发传单,他们说希望我可以帮忙扫码参与门店人气竞选活动,投票后可以参与抽奖。出于单纯拉票助力并不会有太大影响我同意了他们的请求。
 
 
 
小小一张图片,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随后在投票后出现了抽奖页面,按下抽奖后显示「恭喜获得一等奖:智能平板一台」,派传单的两人都适时表达出惊讶,直说我运气好,在一声声夸赞与祝贺中,觉得自己现场抽中平板电脑绝不可能是假的,随后男子提出可以带我去附近的「移动服务网点」进行兑奖,还贴心地说「因为我们是番禺网点,所以帮你问问海珠这边的同事可不可以代位帮忙兑奖」,那时候还觉得对方相当体贴,更加期待获得平板后可以转增给家人使用的愿景。
 
 
 
像模像样的店铺外观充满了迷惑性
 
到店后,经过一番确认,店内工作人员表示确实可以兑奖,顺便询问手机号问了多久,表示这是中国移动等运营商推出的针对老用户的福利活动,才推出这项活动。期间工作人员查询我的支付宝芝麻信用评分同时,询问我的京东白条情况,并向我展示了作为奖品的联想启天 K10 Pro,在经过淘宝和京东查询后确信并非是「无中生有」的山寨产品,怀疑感也下降了不少。
 
随后,工作人员开始向我说明兑奖的相关流程:首先我要参与一个「预存费惠机」的活动,承诺手机号码长期在网使用(还要求确保使用期间是 4/5G 信号,宣称会有基站每小时检测三次,出现违规的话罚款 0.1~99 元随机不等,多次出现将手机卡将停机,设备冻结,需要 48 小时内解锁否则将永久停用手机卡),同时确保该手机号码累计消费 7699 元话费,不限时间长期累计,那么就可以获得该平板电脑。在考虑到个人的工作和居家环境后轻信自己可以遵守以上条件后我决定参与该活动,并签署了一份「合约」。
 
随后工作人员说需要取出手机卡检测手机卡的相关情况,半小时后向我说明我的手机号使用中多次存在只有 2/3G 网络信号情况,让我回忆是在什么场景发生的,由于平时就不会额外关注手机信号所以也无法回答,随后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想不到的话就非常麻烦,因为后边在活动期间发生这种情况罚款事小,停机也会带来很多不便。随后表示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更改兑奖方案来解决(事后意识到,无论如何商家都想促成你参与活动,所以一定会想尽办法让你觉得他们在为你着想,让你相信他们确实帮你解决难题了)。
 
根据新方案内容,我需要重新办理一张手机卡,然后同样要累计消费 7699 话费,但只要求在使用该手机卡即可,没有信号要求。在我多次表示自己已经有两张手机卡足够使用,且均绑定了各种重要账户信息后,交涉一度陷入僵局,我提出如果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那么我宁愿解除合约,工作人员便强调合约签署后便不可撤销(这个合约上还真有这么一句话,让你觉得自己好像没有退路),随后表示她向老板请示看看能不能在不办手机卡情况下可以选用新方案,最终经过「请示」达成了以下合约的签署
 
 
 
相当粗糙的合约,末尾的公章成为了事后的转机
 
签署合约后,工作人员表示要「冻结」我的京东白条额度作为担保——实际上就是通过购买商品,由他们收货,变相套现,并选择了 24 期分期付款。她表示当我还清账单的同时,他们也会将等额的话费分期返还到我的手机卡。为了更有说服力,她还在现场为我充值了 700 元话费,表示自己确实「履行合约义务」,让我更加放心。
 
当我拿着平板和这一纸合约回去后,聪明的智商似乎重新占领了高地,结合网络搜索和反思整个中奖经历,我发现了不少曾被忽略的细节:
 
在使用我的手机进行白条网购后,工作人员又表示还需要一些操作并完全遮挡手机,事后打开京东查询订单记录却发现无法找到这笔购买记录,最终还是通过消息通知里的派送、签收提醒才重新找回,怀疑是否在操作过程中故意删去,减少我发觉异样的可能。
打开闲鱼查询手中的平板型号回收价格时,发现在很多商品评论区下方都有说这是被诈骗了。结合百度、知乎还有哔哩哔哩搜索「抽奖送平板」搜索出大量被骗及维权内容后,我开始怀疑这次活动的真实性。
合约上的公章和其宣称的中国移动服务网点毫无关联,通过查询企业信息得知该企业于 2023 年 4 月设立,且店外招牌的设计和知乎上数个帖子曝光的店家存在惊人的相似,且帖文多数表示这种店家会在事后注销倒闭,卷款跑路。所谓的「返还话费」也只是前两个月会充值,接下来就再无下文,徒留受害人苦苦偿还分期账单,蒙受损失。
 
 
小小的账单里,有着大大的崩溃
 
种种细节综合在一起,无疑向我证实:完蛋,这次真遇上诈骗了。中奖时的兴奋荡然无存,只剩下懊恼与焦躁让我一度陷入崩溃。
 
开始维权前的准备
日哭夜哭当然不能哭死董卓,白天气晚上急也不能让我挽回损失。冷静下来后我开始根据之前搜索的帖子里提到相关维权经验,结合和本事件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始考虑维权事宜。
 
在维权之前,我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我是否有留下关于这次事件相关的证据?
这次事件表面上是抽奖,实际上构成什么行为?
我可以考虑使用什么途径来维权?
对于第一个问题,整理手头的材料后得到以下可以充当证据的材料:
 
 
 
尽管这个证据表格相当粗糙,不过毕竟不是专门准备于起诉,从整理思路角度看已经相当够用。通过公章上的企业名称我成功定位到涉事店家的工商信息,根据其登记的住所地址和导航软件定位进行比对,确认查询的企业就是本次涉事企业无疑。
 
 
 
准确的工商信息为接下来的行动提供了许多帮助
 
第二个问题,结合查询各种法律法规比较类案后,我最终为这次事件做了界定:这是一起商家以扫码抽奖为由进行变相销售,通过欺诈性方式诱导消费者进行消费的事件。同时涉及以网络借贷方式非法吸取资金。为事件作出界定的意义在于:当我们向有关部门提交举报乃至报警时,准确地指出事件的问题类型,减少沟通成本。基本上我后续在各种维权途径中的理由主张都是围绕着这个界定展开。
 
第三个问题,在综合了前人分享的维权经历后,我对提到的各种维权途径进行了分析:
 
 
 
根据这个优先思路和实际情况(当我反映到自己受骗并采取行动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半,加上还有个人学业任务要处理,实际上到晚上十点多才开始具体行动),我的整个维权之路及情况从时间先后排序上是这样:
 
12 月 28 号
 
当晚拨打 110 被转接至住所地派出所,告知事发地不在管辖范围所以只能给相关建议
拨打完 110 后,在国家 12315 平台提交举报,顺便开始编写起诉状
12 月 29 号
 
上午拨打 110 告知应由 12315 处理后,拨打广州 12315 热线,在广州 12315 系统内提交举报
尝试前往管辖事发地的派出所,以涉嫌诈骗名义请求出警
尝试请求出警未果后前往区市场监管局提交举报
下午收到商家私聊,沟通后前往店内完成退款和归还平板及键盘
回顾完整件事件,可以说最终向市场监管局的举报为我带来了维权胜利。接下来我会对我采用过的维权方式一一作出分析并给出自己的建议。
 
报警
「有困难找警察叔叔」这句话在常年宣传下,已经成为我遇到违法事件及行为的第一反应:毕竟好处如上表格所说。而且根据网友的经验来看,通常如果报警成功受理,「钱是上午被骗的,中午一打电话,我的钱就回来了」这句话也将成为我的现实情况。
 
但实际上,这些网友的经验分享下,不少评论也分享了自己报警后遇到的第二种可能:被认定为经济纠纷而不予受理。而我在报警和前往派出所说明情况后得到的便是这种答复。
 
事实上,这种抽奖诈骗事件该认定为经济纠纷还是经济犯罪本身便是一个有待讨论的情形:
 
从认定为经济犯罪的角度来说,商家确实存在以欺骗方式让当事人产生认识错误,基于错误认识处分了自己的财物。 最终导致商家获得了财物,而当事 人产生了财产损失。 部分网友报警后成功受理就是因为其所在的警方认定这是涉嫌诈骗,故有权进行管辖。
 
然而从认定为经济纠纷的角度来说,在讨论商家通过利用当事人身份信息,来获取网络信贷资金,而让当事人承担分期债务是否成立诈骗前。 这里的当事人能否构成刑法犯罪中的「受害人」同样有待商榷——因为这其中受害人并没有遭受财产损失的风险或实际发生了财产损失的情况。 因为从这个观点看来,偿还分期账单从下月开始,而当事人和商家只是完成了一项交易:当事人提供了担保金,商家收取担保金后,交付平板,承诺会分期返还担保金,并且商家确实返还了七百元。
 
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商家在返还七百元后,将不会返还余下担保金且卷款潜逃,徒留当事人自己承担分期债务。 故当事人和商家之间只是单纯就交易事项产生了纠纷,而不是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 商家最多只是通过欺诈性的方式诱导当事人进行消费。 因此在商家卷款潜逃真实发生前,报警的唯一结果便是依据一系列的文件规定被告知这件事不在警方管辖范围内,所以不予受理,并建议你找 12315 解决或起诉处理。
 
如果你在报警后被告知属于经济纠纷不予受理的话,就不要考虑前往派出所尝试说明情况,试图说服警察了:因为你大概率会听到一样的结论,甚至还因为被骗一事而当场受教育,最终无功而返。
 
向 12315 举报
如前文所说,证明这件事涉嫌诈骗相当困难,但是证明这件事涉嫌欺诈诱导消费可是相当容易的:因为确实就是基于前文所说的「欺诈性的方式诱导当事人进行消费」,无疑是违反市场监管法规的行为。所以如表格所言,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此是有权管辖的。
 
需要注意的是,我在这里使用的是「举报」而不是「投诉」,是因为投诉是指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与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请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解决该争议的行为,而举报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反映经营者涉嫌违反市场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线索的行为。
 
从处理方式而言,投诉受理后的主要解决方式是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如果调解失败了通常就会建议你走诉讼途径。简单而言就是投诉要承担可能不予受理的后果(以致于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形——即市场监管局认为是诈骗应当找警察,而警察觉得这是经济纠纷应当找市场监管局),同时还有一定可能因为调解失败最终只能回到诉讼途径,即投诉的处理方式并不具有强制性,完全依赖于双方当事人的合意。
 
而举报则是由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立案调查,并做出查处行为,而查处行为恰好是具有行政强制效力的。尽管行政决定本身不会产生返还当事人财产损失的目标效果,但完全可以依靠行政部门所确认的有关商家的违法情形,再次通过投诉途径或直接向涉事商家交涉实现目标效果。可以说举报是投诉的更进一步,也是在与商家交涉时可用的加压手段。
 
关于全国 12315 平台、当地 12315 热线和直接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举报投诉该如何选择,这里以全国 12315 平台上的内容解答:
 
全国12315平台只是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接收处理有关投诉/举报的途径之一,投诉人还可以通过拨打当地12315热线或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的途径进行投诉/举报。
 
以我向广州 12315 热线通话的情况来看,热线客服同样表示「向全国 12315 平台提交举报与向广州 12315 系统举报并非同一工作流程,故同样可以在广州 12315 系统提交举报」,三种途径并非是互相冲突的关系,完全可以同时应用,互相补充,加快效率。
 
 
 
左:全国 12315 平台 右:广州 12315 热线
 
在填写全国 12315 平台和地方 12315 热线举报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商家名称和地址依照先前查询的工商信息进行填写即可,需注意国家 12315 平台需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注册号来确认被投诉主体,相较于广州 12315 而言更加严格
举报问题类别可以选择「侵害消费者权益」中的「欺诈消费者」情况,由于前文已经界定本次事件是以抽奖为名的变相销售,故如果系统中没有「欺诈消费者」这一选项的话,也可以参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的规定将其定义为「非法有奖销售」,并选择「信息不明确」或「以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作为问题事项
商品/服务名称可依照当时签署的合约名称来填写,如「预存费惠机」,商品/服务类别和消费方式等内容则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填写
具体情况描述则简要说明事情经过,并给出相应举报理由即可
至于前往事发地所在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举报的填写内容与上述两种途径大差不差,故略为不表,不过我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填写举报表格时,工作人员建议我尝试报警处理,因为据他们过往经历来看,报警确实是比他们处理更加及时且同样有效。
 
在我表示向公安反应后回复属于经济纠纷不予受理后,他们表示理解并承诺将由其进行负责,后续会派出执法人员进行立案调查,期间注意保持电话畅通,并提醒商家有可能会与我进行接触。最终我于下午收到了商家联络最终完成退款,可以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其中也有发挥一定作用。
 
 
 
尘埃落定,圆满结束
 
起诉
诉讼作为穷尽一切救济手段后的最终手段,可以说不到山穷水尽确实无需考虑:因为通常而言前述的三种方式都已经足以达成挽回损失的目标,不过实在要走向起诉,在这里我仅仅给出关于如何编写起诉状的建议,其他诸如证据清单制作,乃至有关案件的问题建议还是找律师咨询——通常而言这种事实清楚无异议的案件胜诉可能性相当大,基本上律师通常都乐意接手。
 
关于起诉状的编写,具体模板可参照如下:
 
原告(姓名),性别, x年x月x日生,民族:,住所地,公民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
 
被告(企业名称),住所地,组织机构代码(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
 
诉讼请求:
 
1.判令被告返还现金xxx元,恢复原状,并赔偿xxx元
 
2.本案诉讼费由被告人承担
 
事实与理由:
 
事实简要描述何时何地发生什么事
 
原告认为:被告以扫码抽奖送xxxx为由,进行变相销售,并存在诱导消费和欺诈行为。其有奖销售形式实质上已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的相关情形,构成《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第(三)、第(四)项规定的 “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现场说明和演示”、“以其他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方式误导消费者”,应当认定为《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欺诈行为。故原告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依法索赔。
 
综上,请求贵院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附:1.本起诉状副本壹份;2.证据清单贰份。
 
此致
 
XX 市 XX 区人民法院
 
起诉人:
 
xxxx年x月x日
 
走向诉讼这一步通常就保持和律师联系,做好开庭前准备,如果不想调解则明确表示拒绝调解,加快诉讼进程即可。事后倘若对方迟迟未履行判决应及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及时保障个人合法权益。
 
总结
当我第一次看到少数派的大家分享自己的 维权经历 时,我或许从未想过自己也会写下类似的文章。可以说当天晚上鼓舞我走向维权的精神动力确实也有部分来自于此——因为踏出第一步的勇气至关重要,或者说所有的困难都远远比不过立下觉悟的那一刻:当夜决定维权时,我觉得自己充满了干劲,以至于连夜之内我就完成了各项工作。
 
可在此之前因为维权成本高我一度陷入犹豫与畏惧,一度寄望于商家「真的把那笔钱全换成话费返还给我」,可当无数的教训摆在眼前时,我终于意识到:如果自己都放弃自救,那么谁会拯救自己?因此我选择了捍卫个人合法权益的道路。
 
永远都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没有无缘无故的发财暴富捡漏,只有充满心机和算计的陷阱与诈骗。被骗了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被骗了还不知道自己被骗,就算知道了也不去想着怎么解决:记住,做了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去做就什么也没有了。


上一篇:2023年十大0-day漏洞攻击

下一篇:2023年中国隐私计算行业研究报告